第19节
  他扫视着群臣,傲然问道:
  “昔日还有人反对朕推行统一的政策,现在呢?”
  如果只有昭襄王嬴稷的赞赏的话,众臣们还能说一句,
  是这老秦王对新王有滤镜,统一了六国做什么那就都是对的,
  但是还有那后世女子赞赏的点头,就说明陛下这个举动是真的对的。
  此时他们还能说什么呢?
  “陛下英明!”
  李斯第一个反应过来,骄傲的说。
  因为嬴政的这几项举措,并非是嬴政一个人想出来的,他这个丞相也在其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,
  甚至当时反对的人不敢骂嬴政,骂的都是他这个丞相——
  总要有一个人背锅的,嬴政没人敢说,那就只能指责他这个丞相了。
  所以现在这么平反一下,他比嬴政还要顺气呢。
  【汉初】
  如果说一定要找个能够继承秦始皇嬴政政策的人,那必然是刘邦了。
  他眉开眼笑的说:
  “看,虽然秦始皇残暴,
  但是他做的很多事情,还是很有道理的。
  就像这个书同文,乃公可不是一个儒生,也没有受过他们那些王公子弟的教育。
  真要让乃公处理政事的时候看着七国文字,还不得头都大了?”
  萧何点头,深以为然道:“陛下说的没错,秦国的很多政策实在是不宜动。
  当年处于秦国统治之下的时候尚且没有那么明确的感知,现在却深觉其中妙处。
  只是当年秦国面临的阻碍太大,导致始皇帝都不得不依靠自身的威望强行压制,
  再加上秦二世实在是……太不像话,才导致了帝国分崩离析。
  臣以为,若是始皇帝能再多活几年,恐怕起义也没有这么快就爆发,甚至不一定是陛下建立我大汉。
  但是陛下,我大汉承继秦制不假,可也不能说是全部继承。
  大汉初生,宛如一个幼童,不能急着让她成长,还是要徐徐图之啊。”
  刘邦点了点头:“萧何你说得对,还是有你做朕的丞相,才能让大汉稳定啊!
  在治国理政方面,朕是不如你的,你说的朕一定听。”
  萧何连道不敢:
  “如果没有陛下知人善任,臣哪有今日之功?
  如果还是在大秦始皇帝的时候,恐怕臣也还是一个刀笔小吏,而非是一国丞相了。”
  他和李斯,到底也还不是一样的人。
  “不过……”
  刘邦又看向了天幕,微微皱眉,有些忧虑,
  “始皇帝做的事情那么多,只说了这几样,也不知道剩下的……”
  尤其是大汉到底是要选择郡县制还是分封制,实在是让刘邦很是头疼。
  坐在这个位置上,知道了秦始皇下令而天下莫不从的痛快,谁还想要将权利分封出去啊?
  可是现在这个情况就是这样的,不分封,刘邦甚至自己的位置都坐不稳。
  这也是为什么他非要杀了韩信不可的原因。
  哪怕他功劳再大,但是居然在打仗这种关键时刻,跟他要齐王的位置,眼中简直是没有他这个皇帝!
  如果天下都公认了郡县制而非分封制,那韩信还会跟他要这个王吗?
  或者说,韩信要了这个王,他还需要害怕韩信吗?
  所以,天幕会评价这个的吧?毕竟这也是很严重的事情了。
  如果能有的话,到时候……
  第23章 第二十三个老祖宗很骄傲【大修】
  嬴稷和赢子楚再一次说完了他们其实知道的这些,但还是觉得有点不够。
  这个时候的嬴稷十分懊恼,如果自己能再多活几年就好了,那还能从嬴政的风格上面猜猜他还能再出什么样的政策。
  现在他对嬴政的所知全都来自赢子楚,而赢子楚……
  说实话也未必那么了解自己的孩子。
  毕竟从小不是在一起生活的,就算是了解也了解的十分有限了。
  嬴稷恨铁不成钢的给自己孙子后脑勺来了一下,
  毕竟如果不是这小子这么残忍,他还能亲自养育自己的曾孙几年。
  赢子楚:……
  对于嬴稷的心思,赢子楚还是很了解的。
  毕竟在地下相处这么多年,嬴稷对他又没有什么防备,作为一个当过网上的人,嬴稷是很好揣摩的。
  所以赢子楚非常无奈。
  虽然但是,如果没有爷爷您当年的长平之战,孙子我也不用那么麻溜儿的跑路啊。
  几十万的男丁被坑杀一空,家家缟素,户户飘白,那仇可不是一点半点的。
  那会儿我不出门都会被门口泼粪,更不用说其他的了。
  或者您让武安君白起继续攻打邯郸,而不是听取范睢那个小人的谗言,我也不用那么狼狈了。
  那时候赵国都是秦国的土地了,就算是原本的国民对他这个秦国的质子有意见又怎么样?
  总而言之,罪魁祸首不还是您吗?
  但是赢子楚心里活动虽然多,却没那个胆子说出来,
  怂了吧唧唯唯诺诺的点头,不敢吭声。
  嬴稷又看向陈曦:【陈姑娘,不知道你这里能不能提供些什么信息呢?
  毕竟寡人死的早,对政儿的了解也不是那么全面,
  如果你能补充补充,那寡人感激不尽。】
  嬴稷说完之后,刘煓不高兴了:
  【按照你这个说法,乃公和乃公曾曾曾曾曾孙的时间就更不一样了,乃公甚至连孙子都不知道见过没有呢,乃公怎么说?】
  刘煓算不清楚刘彻是自己第几代的孙子,只知道很远就是了。
  如果真要让他来说,说实话他觉得自己可能也说不太明白,还不如耍赖让这边把他孙子的情况也一并说说。
  嬴稷对这样粗鄙的人实在是欣赏不来,甚至十分疑惑,
  这样的人居然会有当皇帝的子孙,
  而且看样子,承接的似乎还是他大秦,也不知道到底是出了什么样的意外了。
  所以如果可以,嬴稷倒是也想听听。
  【如果陈姑娘愿意,寡人没什么意见。】
  陈曦闻言沉吟片刻:
  【若是让各位已故先人去评价子孙后代,确实是会有所缺失。
  不过我们后人来评价,却也有不尽不实的地方,而且我身为一个人,自然会有自己的喜好,遇到自己喜欢的帝王难免会多夸一些,遇到自己不喜欢的说不定还会骂几句。
  若是诸位愿意,我倒是可以在诸位说完之后补充一些,不知诸位以为如何?】
  嬴稷微微点头:【寡人没有意见。
  寡人的后人如果不行,别说是陈姑娘了,寡人自己先骂!】
  刚刚回顾了一下,他实在是觉得,现在秦国的局势这么好,如果真的有人这么好的一把牌都能打烂,那这种废物,他自己先骂!
  刘煓紧跟着表态:【乃公也同意。】
  反正他们老刘家也是祖坟冒青烟出来的,刚听陈曦说,还出了一个千古一帝呢,再怎么骂也不会骂的很难听的。
  李昞矜持的表示:【可以。】
  千古一帝,他们家也有一个呢,但凡他能活的长点还能见到,对比一下前面的那两个,李昞觉得自己的子孙完全不会差在哪里。
  武士彟也表示:【我觉得没问题。】
  自家那个可是唯一的女帝,看陈曦的态度,对女子那是相当赞赏的,那女帝必然也是会被她夸赞的。有啥好怕的?
  朱世珍:……
  他左右看了看,其实是有些犹豫的。
  武士彟身为商人,是最会察言观色的,见状问:【老人家迟迟不说话,可是有什么不满的?】
  朱世珍本来还不好问什么,现在被武士彟问了一下之后也有了几分底气,声音虽然小,但是还是说出了口:
  【一个女娃娃家,能有什么眼光见地,还得是男人说话才像话嘛。
  我看呐,就咱们几个说说就完了,让这女娃娃好好听听。】
  众人:……
  宋之前对女子的态度虽然也不如男子,但是并没有对女性苛责到明清时期的程度,所以他们对朱世珍这种态度十分诧异。